(资料图片)
近日,河南省司法厅、省民政厅下发决定,命名303个村(社区)为“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内乡县余关镇谢寨村榜上有名。
多年来,内乡县余关镇坚持以平安法治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以“平安法治星”创建为契机,创新开展“一联一带五提升”活动,建立“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党员联户”的基层治理模式,探索矛盾调处“五级预警”机制,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基层矛盾调处机制,不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平安法治底色。全镇18个行政村中,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比例达66.67%,余关镇被评为市级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镇派出所对未成年进行普法宣传。
抓法治重宣传,炒起法治建设的“热氛围”。一是建立制度化的学法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将领导干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首要对象,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用法制度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及时组织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年度学法时间超过40小时,印发学法资料500余本。二是开展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去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建设平安余关 构建和谐社会”、《民法典》、“6.26”禁毒宣传日、“12.4”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等宣传活动,累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000余本。特别是充分利用网格站作为普法宣传阵地,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解活动,拓展了法律宣传的社会覆盖面。三是着重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镇司法所、镇团委、镇综治办以及中心学校充分联动,逐步建立“校园、家庭、社会、政法”四位一体的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格局。
余关镇子育村事心双解工作室。
抓法治建机制,下足法治创建的“绣花功”。一是丰富拓展“一联一带五提升”活动。紧抓“五星”支部创建契机,以“平安法治星”创建为抓手,深化“一联一带五提升”活动,划分网格419个,选拔优秀党员和村民代表担任网格员,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常态化开展反邪教、防电诈、矛盾调处、法治宣传等工作,做到法治服务“零距离”。二是坚持依法行政。镇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做到决策前咨询、决策过程参与、决策后依法评价机制,保证了行政决策合法合规。三是推行矛盾调处“一站式”。在全县先行先试,建设村级平安法治办公室和事心双解工作室,既建设了普法宣传教育的平台,又敞开言路,一站接待,让群众有事说事,无事谈心,把事摊开,把心打开,做到案结事了,事了气顺,事心双解。四是实行人民调解“五级预警”机制。实行网格员吹哨一级预警,村组干部化解二级预警,村“两委”会商三级预警,镇“3+N”研判四级预警,镇党政联席会研究五级预警,分级预警,分级处置,确保家庭婚姻、邻里纠纷、债务借贷等各类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通过五级预警机制,达到80%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的目标。
抓法治筑阵地,构建法治建设的“大格局”。全面推进法治文化进乡村、进企业,因地制宜,打造“四村一园三阵地”的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品牌和工作格局。一是建设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示范村。在全域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的基础上,以独树、黄楝、子育、谢寨村为重点,投资80余万元,建设法治游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小道、法治文化墙等内容,让法治文化融入乡风,扎根乡土。二是打造岱军河廉洁法治文化主题游园。经过多方筹资,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廉洁文化、法治文化为主题,在岱军河上游建设全县面积最大的廉洁法治文化主题游园。同时,以岱军河为轴,以廉洁法治文化主题游园为中心,将岱军河流域子育、黄楝、谢寨等村穿点成线,打造成为党建文化、廉洁文化、法治文化、民俗文化相融合的示范带。三是打造镇法治文化广场、司法所和派出所。高标准提升占地3000余平米的法治广场,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整合党群服务中心院落,投资近40万元,对司法所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在顺利创建省级“五星司法所”的基础上,正在创建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强力推进 “一村一警”、“五零”平安村居创建、辖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工作,深化“四单一表”排隐除患机制,辖区连续7年未发生重大特刑事案件,派出所成功创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通讯员 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