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号称具备减肥“特效”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颇为火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还曾声称自己通过使用该药物一个月成功减重9公斤。
不过,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真的能“躺着减肥”吗?是否有副作用?近日,据媒体报道,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就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发出警告称,该类药物可能导致患甲状腺癌风险升高。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正属于GLP-1类药物。
欧洲药品管理局的警告,无疑是给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浇了一盆冷水,人民日报此前也评论称,普通人切勿擅用司美格鲁肽减肥。
(资料图)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就药物本身来说,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症还未获批,确实需要警惕未知的副作用。但从投资机会来看,随着肥胖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国内减肥药市场的前景依旧广阔,相关投资机会值得研究。
欧洲药品管理局发出警告
被多位名人带货的“减肥神器”司美格鲁肽,可能有副作用?
据媒体报道,欧洲药品管理局近日就GLP-1药物发出警告称,该类药物可能导致患甲状腺癌风险升高,并要求诺和诺德、礼来、阿斯利康、赛诺菲四家药企在7月26日之前补充风险信息说明。
事实上,在司美格鲁肽在临床前期实验中,就出现了导致啮齿动物甲状腺C细胞肿瘤发病率增加的情况,正因如此,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司美格鲁肽药品说明书上打上了“黑框警告”,以提示甲状腺癌风险。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近期也评论称,最近不少网友分享了一款“减肥神器”。这种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原是治疗糖尿病的处方药,因抑制食欲而确有减重效果。但在我国,其减重适应症还未获批,使用有较多限制条件和不良反应,减肥用药应遵医嘱,普通人切勿擅用司美格鲁肽减肥。事实证明,药物只是辅助,调整生活方式才是最佳减肥方式。
因减肥功效明显风靡海内外
公开资料显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是全球药企龙头诺和诺德旗下治疗2型糖尿病的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GLP-1),于2021年6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肥胖或超重成人的慢性体重管理。但目前在中国,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减肥适应症并未获批,而是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及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去年以来,不乏海内外名人“带货”司美格鲁肽的减肥功效。比如,2022年10月,埃隆·马斯克发文称,他一个月内减重9公斤,秘诀是定期禁食和使用Wegovy(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
今年2月,一位百亿级私募合伙人也透露,自己专门买了相关产品体验,没想到1个月瘦了20斤。
由于显眼的减肥功效,司美格鲁肽迅速在海内外市场火爆,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多篇“测评文章”,相关公司股价也涨不停。
“这种备受好莱坞和硅谷名人追捧的重磅减肥药,自2021年6月在美国获得批准以来,已使诺和诺德的市值翻了一倍多,2022年大卖了108.82亿美元,几乎赶上诺和诺德总营业收入的一半,其一跃成为欧洲第二大最有价值的公司。”德传投资创始人姜广策说。
今年,6月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公开显示,诺和诺德旗下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又一适应症国内提交上市申请,据专业人士推测,此次申报的适应症应为减重适应症,即作为低卡路里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的辅助治疗用于初始体重指数(BMI)≥30kg/m2(肥胖),或≥27kg/m2且<30kg/m2(超重)并且伴有至少一种与超重相关合并症的成人患者。
投资价值值得探讨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就药物本身来说,虽然在国外司美格鲁肽可以用于慢性体重管理,但在中国该适应症尚未获批,副作用也尚不明朗,普通人需慎用。而就投资来说,减肥药市场的机会与风险值得探讨。
国联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是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且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比率分别为 34.3%和 16.4%,根据沙利文数据,到2030年中国将有3.29亿肥胖人群,经过测算中国 GLP-1 减肥药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 658 亿元。
原泽私募基金创始人杨玉山坦言,因为减肥药物的需求长期存在,且目前未得到满足,其在国内潜力仍旧很大。“长效”、“口服”和“更好疗效”的多靶点制剂,是产品竞争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单靶点制剂、口服制剂和多靶点制剂均处于研发阶段,临床进度领先的企业有望占据一部分市场。
从容投资基金经理罗凌也透露,两类机会值得关注,一是与司美格鲁肽供应链相关的原料药、注射笔等行业优质标的;二是与司美格鲁肽机制相似或相同的其他药物,目前国内处于临床阶段的GLP-1类药物共有112种,这些减肥药将受益于整个减肥药市场的扩容。
不过,有业内人士提示,未来减肥药市场可能监管加强、竞争加剧等不确定因素。
上海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减肥药可能因超适应症使用、非规范市场、副作用等方面而受到强监管,从而改变行业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国内目前有超过100个处于临床阶段的GLP-1类产品,此类公司的上游议价能力较弱,而且竞争加剧还可能引发价格战,进一步压缩相关药企的利润空间,因此相关领域的投资需紧密跟踪、谨慎参与。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