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0.1%;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3.6%。


(相关资料图)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4月份,CPI、PPI同比表现偏低,不及预期,反映国内需求复苏整体偏弱一些,市场供给充足,经济处于需求追赶供给阶段。因此,宏观政策仍需要为经济恢复平衡提供有力支持。预计后续货币政策延续稳健基调,保持信贷适度增长,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并通过结构工具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助力消费和内需元气恢复。

CPI同比上涨0.1%

“4月份,市场供应总体充足,消费需求逐步恢复,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时表示。

从环比看,CPI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0%,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9个百分点。

董莉娟分析道,“食品中,鲜菜和鲜果大量上市,价格分别下降6.1%和0.7%;生猪产能充足,叠加消费淡季影响,猪肉价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粮食和食用油价格基本平稳。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

非食品中,小长假期间出行需求增加,交通工具租赁费、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均有上涨,涨幅在4.6%—8.1%之间;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均下降1.7%;商家降价促销,燃油小汽车、新能源小汽车和家用器具价格分别下降1.0%、0.9%和0.6%。

从同比看,C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董莉娟认为,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4月份0.1%的CPI同比涨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上月为0。

展望未来,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考虑到五一假期带动线下消费和服务消费强劲修复,居民消费偏好逐步改善,5月份核心CPI同比增速有望加速上行。与此同时,上游行业物价水平变化对下游的传导、CPI对PPI的传导将更为显现。内生动力走强、社会有效需求回暖与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环境改善、信心预期企稳之间的正反馈也将进一步加强。

“综合需求、供给、流动性诸因素的配合与拉动,以及去年高基数效应在今年三季度将渐次回落,预计CPI同比增速有望在三季度拾级而上。”庞溟说。

PPI同比下降3.6%

董莉娟表示,4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外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3.6%。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6%;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3%。

董莉娟表示,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国内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1%。钢材、水泥等行业供应整体充足,但需求不及预期,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0%,水泥制造价格下降0.1%。煤炭产能继续释放,加之进口量仍较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4.0%。

从同比看,PPI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石油、黑色金属等行业对比基数走高,以及近期国内外需求偏弱。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7%,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涨幅回落0.5个百分点。

在周茂华看来,尽管PPI同比继续收缩,但客观上,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仍远高于2019年末水平,反映部分中下游行业仍面临较高的生产投入成本压力。从这个角度看,PPI同比放缓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的成本压力,改善经营状况。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4月份3.6%的PPI同比降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6个百分点,上月为-2.0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上月为-0.5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推荐阅读

更多 >

最近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