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五矿资本(600390)(600390.SH)的五矿证券连收监管警示函。


(资料图片)

近日,据天津监管局公告,因天津市国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只20亿私募债未按募集说明书约定用途使用,且截至2022年末仍有超4亿资金未按约定使用,证监会天津监管局对其采取责令整改措施,并对其债券受托管理人五矿证券出具警示函。

记者注意到,仅在一个多月以前,五矿证券刚因作为五矿-龙元建设(600491)应收账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管理人,未充分履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管理人职责,收到宁波监管局警示函。今年以来,五矿证券因管理人履职不力,已经两收罚单。

事实上,近年来,伴随着监管趋严,相关部门对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力度也加强,对中介机构发行阶段及存续期管理阶段履职情况更加关注。今年以来,还有民生证券等也因受托管理业务相关问题收到过警示函。

值得关注的是,连收罚单,五矿证券整体业绩表现也不佳。据总公司五矿资本年报数据,2022年,五矿证券实现合并口径收入18.37亿元,同比下降14.99%;实现净利润3.77亿元,同比下降28.46%。其中,五矿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其他业务均下滑。

连收监管警示函

五矿证券持续遭罚。

近日,天津监管局披露一则行政监管措施。内容显示,经查,天津市国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祥投资)存在未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募集资金的行为。

具体来看,国祥投资2020年12月非公开发行20亿元“20国祥01”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约定12亿元用于偿还有息债务、8亿元用于补充日常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共计19.82亿元未用于募集说明书约定的用途。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国祥投资陆续将部分资金退回募集资金专项账户。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按照募集说明书约定使用募集资金余额4.125亿元。

针对上述情况,天津证监局表示,五矿证券作为“20国祥01”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未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国祥投资规范使用募集资金,不符合债券受托管理协议关于受托管理人监督募集资金使用的约定,违反了相关规定,因此决定对五矿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不是五矿证券今年收到的首张监管警示函了。早在不到两月前的3月21日,宁波监管局曾发布行政监管措施表示,经查,发现五矿证券作为五矿-龙元建设应收账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管理人,存在未充分履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管理人职责,未能有效防范基础资产资金与其他资金混同及挪用等问题。上述行为违反相关规定,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五矿证券因管理人履职不力,已经两收罚单。对于连收监管警示函,记者已向五矿证券发采访函询问相关情况以及后续整改措施,但截至发稿前未收到相关回复。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伴随着监管趋严,相关部门对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力度也加强,对中介机构发行阶段及存续期管理阶段履职情况更加关注。今年以来,还有民生证券等也因受托管理业务相关问题收到过警示函。

在此背景下,今年4月,交易商协会印发相关规程,优化完善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工作机制。规则明确表示存续期管理机构应按照交易商协会要求进行监测、排查,并及时向交易商协会报告。

投行业务下滑20.72%

资料显示,五矿证券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金控平台——五矿资本的全资子公司。当前,主要业务领域涵盖经纪、信用、固定收益、证券投资、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等板块,形成了大投行、大自营、大财富、大资管以及培育型业务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五矿证券总资产288.21亿元,净资产110亿元,总负债178.10亿元,资产负债率58.26%。

业绩方面,2022年,五矿证券实现合并口径收入18.37亿元,同比下降14.99%;实现净利润3.77亿元,同比下降28.46%。

分业务看,2022年,五矿证券主营业务齐降。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其他业务分别收入4.93元、6.13亿元、1.6亿元、5.48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26.84%、34.58%、8.76%、29.82%,同比分别下滑3.33%、20.72%、17.95%、14.77%。

虽然业务营收有所下滑,但五矿证券仍着力推进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持续推动财富管理转型。五矿资本在年报中谈到,当前子公司五矿证券在投行业务、资管业务丰储备、优结构。主流信用债承销金额排名保持行业前20名。

此外,五矿证券还成功落地首单以IPO跟投股票为标的的融券全额对冲策略项目,股质业务截至报告期末,表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本息合计余额为6.73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39.66%;表外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本息合计余额为17.01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61.50%。

五矿证券也在年报中指出,面对行业展业环境变化和集团公司新要求,公司加大转型发展探索力度,厘清转型发展思路,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主责主业,以产业金融为战略定位,打造特色产业投行。同时,优化管理体系,实现管理提效,并加强风险管控,筑牢合规风控防线。

推荐阅读

更多 >

最近更新

更多 >